国内

【MH17空难十周年】 12人敢死队悄然立功  从战区带回黑盒子与遗体

十年前的今天,MH17班机遭导弹击落事件轰动了全球航空业,所构成的悲痛至今依旧是全球抹不去的阴影!

可惜没人知道的是,我国在事发后第一时间任命了12人组织敢死部队,孤身渗透空难区展开秘密任务,试图取得飞机黑匣子寻找真相以及把我国罹难者遗体带回国。

可想而知,渗透战区已经是非常艰难的事,更何况这12人从乌克兰基辅前往顿涅茨克的路途中还得面对来自俄乌双方的威胁甚至是黑吃黑情况!

最糟糕的情况是,他们也有可能会被视为间谍惨遭处决,客死异乡也让事件死无对证!

12人时隔10年后再次重逢。—档案照:NSTP

如今,这场秘密任务圆满落幕后届满10年。《新海峡时报》更是适逢这个日子为12人主办了一场特别专访,让他们再次相聚欢。

这场专访或多或少对死者家属来说是个感人的良机,因为他们终于有机会亲自向这12人表达谢意。

各路精英成团队核心

当年受任命展开秘密任务的12人团队。—档案照:NSTP

这支12人敢死队伍由各路精英所组成。团队阵容如下:
a. 阿都拉欣 – 皇家警察警监
b. 莫哈末沙克里上校 – 国家天灾管理局
c. 拿督莫哈末伊尔汉 – 皇家陆军军医部队少将
d. 莫哈末哈菲兹 – 皇家陆军军医部队上校
e. 莫哈末再尼占 – 皇家陆军军医部队少校
f. 穆哈默慕斯达法 – 皇家空军特战队上校
g. 罗斯里慕斯达法 – 皇家空军特战队退休中士
h. 沙利扎阿布巴卡 – 皇家空军特战队退休准尉
i. 莫哈末阿凡迪 – 皇家空军特战队退休上士
j. 纳兹里 – 皇家陆军宗教师部队中校
k. 罗斯里沙里 – 大马特别天灾援助及拯救队员
l. 拿督莫哈末沙玛目 – 吉隆坡医院病理学和灾难罹难者鉴定团队员

事实上,公众几乎对这支团队一无所知。团队成员警监阿都拉欣在专访中赞扬《新海峡时报》无惧挑战,极力对外推广团队的贡献。

“我们从这场特别专访获得两方面的益处。首先,能在任务落幕时隔10年后再次和战友重聚。”

“其二,我们有幸对外分享我们的经历。《新海峡时报》的努力值得赞扬,因为在这之前没有任何一方想方设法将我们再次团聚。”

任务过程荆棘重重

阿都拉欣在专访中透露,团队在这为期2天的舍命任务并非一帆风顺。从基辅前往顿涅茨克途中就得经历12次军事检查。

那一带是活跃战区,因此每个检查站的士兵都是荷枪实弹,甚至还有俄罗斯军备在背后撑腰。

阿都拉欣补充,团队一度遭乌克兰当局识破行程,并要求他们即刻离开战场。

迫于无奈下,他们只好接洽了当时的分离分子领袖博罗代。所幸经过多场艰难谈判后,叛军最终为他们开辟安全通道,进入坠机地区。

也正是如此,团队最终成功在场收复客机黑匣子,并将我国罹难者遗体带回国让他们入土为安。

任务成功让我国获得好口碑

团队的另一名成员穆哈默慕斯达法补充,团队任务成功证明了我国虽然是个小国,但有能力在如此严峻的区域冲突下策划和执行这项凶险的任务。

任务成功也因此获得国际媒体异口同声赞好,让我国在全球信誉更上一层楼!

“试想,这是核武强国和邻国爆发战争之际所发生的坠机事件,和我国之间间隔了几千英里的距离。”

“即便我国只是个小国,但我方在谈判和坠机善后工作方面突显了强大的能力。这就是为何媒体对我们的努力和我方领导层应对危机的能力表示大力赞扬。”

罗斯里感慨团队贡献不受政府重视

不过,另一名团队成员罗斯里却感慨,团队的贡献不受政府重视,难免会有一些失落感。

“一切得回归团队努力,没有人敢在这方面独霸英雄本色。”

“更何况,我们在斋戒月期间全心执行这项任务,并抱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心态。”

“任务是完成了。可惜我们没有获得任何一方的认可。”

团队授予特别牌匾

这场特别专访也造就了团队迎来迟来的认可。由防长拿督斯里卡里诺丁的军事顾问拿督莫哈末拉兹夫代表向团队成员颁发特别牌匾,感谢他们的贡献。

莫哈末拉兹夫代读防长的讲词时说:”在没有真枪实弹的情况下,孤身进入战区可谓不简单的事。所幸团队在任务中没有出现差池。”

“即便任务荆棘重重,但没有影响全体队员的士气。”

298人丧命成最致命空难事件

这起惊天动地的空难事件发生在2014年7月17日。当时载有298人的MH17客机从荷兰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时,在乌克兰顿涅茨克空中惨遭一枚俄罗斯山毛榉地对空导弹击中,造成机上所有人不幸罹难。

这起事故也因此成了整个航空业史上最恶名昭彰且惨烈的导弹击中客机空难。

Loading...
即时